作為一名教師,樓基洪首先是一位不折不扣的“名師”。他興趣廣泛,剪紙、寫詩、讀書、寫博文樣樣精通,并因此引導和感染了身邊的老師們。他主持下的“杭小教師成長博客圈”
郭家孝,1889年8月出生于中余鄉(xiāng)(原二十八都)普豐村養(yǎng)元坑自然村,幼時苦學棕匠,以藝謀生。1947年,在白色恐怖下,為中國共產(chǎn)黨送情報,秘密籌建聯(lián)絡總站,從事
寫在前面的話 今年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成立90周年,我們將濃墨重彩高唱主旋律。從今天開始,本報三版??瞥觥都t色回憶——紀念建黨90周年》專欄。 從南湖的晨
83歲的樓雙盛身材削瘦,衣著樸素,可一聊起京劇,就神采飛揚,舉手投足京韻十足。 父母的影響是樓雙盛喜歡京劇的直接原因。上世紀30年代,樓雙盛的父親在杭州做
石西民(1912年~1987年),杭坪鎮(zhèn)石宅行政村石宅自然村人。原名石士耕,筆名棲明、史明操、懷南、何引流等,中國共產(chǎn)黨新聞、宣傳工作領導人之一。 石西民
在去年中山中學七十周年校慶上,筆者見到了57屆校友、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總體設計部飛行控制系統(tǒng)主任設計師邵繼法研究員。 邵繼法向母校300余名高
戴杞(1383~1443),字文厚,性情平和,恬淡寧靜,戴宅村始祖,世人以其德才兼具,退隱不仕,稱他清肅處士。洪武癸亥生,正統(tǒng)癸亥卒,歷洪武、建文、永樂、洪熙、
天下真正讀懂孟兼詩文的人,只有三個半。 第一個是劉伯溫。他看了孟兼文稿后,在明太祖朱元璋前極力推崇,認為當時的文壇,太常丞孟兼可名列三甲,才甚俊而奇氣燁然
散文《張獅巖斗氣建成“第一橋”》再上《文化月刊》2015年第六期,這也是今年第五次在該刊發(fā)文,而且是把浦江景觀第三次推上國刊,深謝編輯李老師的厚愛!??!
隨筆《閱讀讓寫作更具底氣》是前些日子為“世界閱讀日”的即興稿!這是原稿,蒙《金華晚報》編輯趙如芳老師厚愛,刊發(fā)在7月3號的“人文閱讀”20版,深以致謝!??!
散文《遂昌的表情》原名“勾勒遂昌的幾種表情”,是去年去遂昌采風的作業(yè)。年前被《文化月刊》李老師留用,近日收到五月號樣刊,這是我至今在公開刊物發(fā)表的最長一篇散文,
版權所有?2001-2021 浦江華清電腦網(wǎng)絡信息有限公司 浙公網(wǎng)安備 33072602100048號
業(yè)務咨詢和服務專線:0579-88188123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專線:0579-88188123
免責聲明:您看到的內(nèi)容均為會員發(fā)表,不代表本站立場,轉(zhuǎn)載時請注明作者和出處,并禁止色情、政治、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(nèi)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