郁達夫,與浦江擦肩而過
轉(zhuǎn)載
于 2014/02/20 22:37:34 發(fā)布
IP屬地:未知
來源:
作者:何海深
3651 閱讀
0 評論
1 點贊
眾所周知,富陽人郁達夫,是我國現(xiàn)代著名小說家、散文家、詩人,其代表作《沉淪》、《故都的秋》、《春風沉醉的晚上》等文章深受讀者的喜愛。近日,筆者翻閱了郁達夫的部分游記,發(fā)現(xiàn)郁達夫在《杭江小歷紀程》、《浙東景物紀略》中,把浦江周邊的風景區(qū)桐廬的桐君山、七里瀧、嚴子陵釣臺,諸暨五泄、西施殿,金華的北山、雙龍洞、冰壺洞,義烏的風景,蘭溪的蘭蔭山、洞源棲真寺走了一遍,寫了個透。在記錄這些山水如畫的風景中,郁達夫幾次提到浦江?;蛟S正如“明嘉靖《浦江志略》謂縣境‘四面皆山,無舟楫貫通之利’,浦陽、壺源兩江僅部分可通竹筏”之故,郁達夫很可惜與明開國文臣之首宋濂所稱“天地秀絕之區(qū)”——浦江、明劉伯溫有詩云:“仙華杰出最怪異,望之如云浮太空”的仙華山擦肩而過。
1932年11月,正逢杭江鐵路(杭州至江山)通車。該鐵路局欲借名人效應(yīng)誠邀郁達夫先生浙東一游,以解旅途缺乏指南之枯燥。郁達夫由于在杭枯住日久,也正想趁秋高氣爽之際,出去換換空氣,于是欣然應(yīng)邀。游山玩水歸來后,郁達夫心潮起伏,將山水情懷訴諸筆端,傾瀉于紙上,于當年12月一氣呵成《杭江小歷紀程》、《浙東景物紀略》。這些文章地地道道地為浙江名勝做了一次廣告宣傳,大大提高了這些地方的知名度。
1932年11月10日,星期五,晴快。郁達夫游覽諸暨五泄風景區(qū)之后,在游記中寫道,“至如西龍?zhí)丁覀兯サ牡胤?,即五泄所在之處,名東龍?zhí)丁母母U,第一泄上劉龍子廟前的自成一區(qū),北上山巔,站在響鐵嶺嶺頭眺望富陽紫閬的疏散高朗,那又是錦上之花,弦外之音了,尤其是寺前去西龍?zhí)兜倪@一條到浦江的路上的風光,真是畫也畫不出來,寫也寫不盡言的?!备鶕?jù)郁達夫筆下文章所述,這里的寺前,不是我們所指的檀溪鎮(zhèn)寺前村,是指五泄寺之前,即永安禪寺之前。而這里的浦江風光,現(xiàn)在也應(yīng)是劃給諸暨市的馬劍、青山一帶風景。
11月11日,星期六,晴朗如前。郁達夫參觀了諸暨市苧蘿村后,記下了如下文字:“苧蘿山,系浣紗江上的一枝小山,溪水南折西去,直達浦江,東面隔江望金雞山,對江可以談話?!痹谶@里,郁達夫提到了浦陽江,沿江可達我們的故鄉(xiāng)浦江。古苧蘿村,是中國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家鄉(xiāng),我們是否也可這樣說:“西施越溪女,出自苧蘿山;家住浣江畔,常喝浦陽水?!辈皇钦f旅游缺的就是故事,缺少的就是名人效應(yīng)嗎,我們是否也可換成這么說:“喝了浦江水,長得如西施!”
而后,郁達夫又記載“玩苧蘿山回來,十一點左右上杭江路客車,下午三點前,過義烏。車路兩旁的青山沃野,美麗得不可以言喻,就是在義烏的一段,夕陽返照,紅葉如花,農(nóng)民駕黃牛在耕種的一種風情,也很有牧歌式的畫意;倚窗呆望,擁鼻微吟,我就哼出了這樣的二十八字:駱丞草檄氣堂堂,殺敵宗爺更激昂,別有風懷忘不得,夕陽紅樹照烏傷?!彪m然,1931年,杭江鐵路路過縣東設(shè)鄭家塢站,1932年7月,原浦鐘公路也已通車,但當時的鄭家塢站太小,而又未以浦江站命名,讓有著獨特風格的郁達夫也忽略不計浦江了。但不管怎樣,“車路兩旁的青山沃野,美麗得不可以言喻”一句,鄭家塢一帶的景色已在作者的筆端了。
郁達夫又在《桐君山的再到》提到:“隔岸的高山,就是孫伯符的祖墓所在,地屬富陽、浦江交界處的天子崗頭。”然而這里的浦江,按筆者理解也應(yīng)是現(xiàn)在諸暨市的馬劍一帶。
如今,各地紛紛借助名人效應(yīng)、來宣傳當?shù)仫L景,永康方巖等風景名勝有今天,郁達夫功不可沒!浙江名勝風景與他的游記也將世世代代相映生輝。然而郁達夫,卻與浦江擦肩而過!沒留下一篇專門記載浦江風景的文章,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