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3d|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|亚洲欧美日韩精品综合网|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

    <delect id="m3aiv"></delect>

      <delect id="m3aiv"></delect>
          <delect id="m3aiv"></delect>

              正在閱讀:雞毛兌糖
              分享文章

              微信掃一掃

              參與評論
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/ 資訊 / 文學 / 正文

              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.gif

             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,當前頁面為預(yù)覽效果,僅管理員可見

              雞毛兌糖

              轉(zhuǎn)載 如魚飲水2018/04/28 10:51:07 發(fā)布 IP屬地:未知 來源:手藝:漸行漸遠的江南老行當 作者:佚名 3356 閱讀 0 評論 0 點贊


              “雞毛兌糖啰!雞毛鵝毛豬骨頭牛骨頭羊骨頭兌糖啰!破布鞋破球鞋破套鞋破蓑衣破棉絮破布垃圾也好兌啰!”小時候,我經(jīng)常聽到這樣悠長的吆喝聲,同時傳來撥浪鼓“叮咚叮咚叮咚”的搖動聲。不一會兒,村里遠近的小孩循聲而至,圍在雞毛兌糖人的貨郎擔前。

              貨郎擔的一頭是裝糖餅的鐵盒,另一頭是裝針頭線腦和小孩玩具的木盒,下面是裝雞毛等雜物的籮筐。糖餅里加過一點薄荷,俗稱薄荷糖,薄薄的,紅紅的,里面有很多小孔,入口松軟鮮甜,吸引小孩的眼球;木盒里面分成許多小方格,分別裝著針線、紐扣、發(fā)夾等日常用品,吸引婦女的眼球。

              看到那個大糖餅,小孩經(jīng)不住誘惑,一陣風地跑回家中,翻箱倒柜,尋找可以用來兌糖的東西:最多是雞毛,也有鴨毛、鵝毛、羊毛、豬毛等動物毛發(fā),還有人的頭發(fā)、牙膏殼、破鞋、甲魚殼和雞肫皮等。同學周滄桑的奶奶把每天梳頭掉下來的頭發(fā)團成一團,塞在竹椅的空洞里,一聽到撥浪鼓的聲音,就把積存的頭發(fā)取出來,兌糖給他吃。

              雞毛兌糖,要經(jīng)一番討價還價:敲糖人敲下一塊糖,不論大小,小孩肯定嘟囔太小了,于是敲糖人再敲一塊更小的糖,作為添頭。拿到兩塊糖,小孩大多心滿意足。個別人仍不肯走開,敲糖人會裝出一副很不情愿的樣子,再小而又小地敲第三次,但絕對不會有第四次。

              別看敲糖是一門小生意,也要生意經(jīng)。糖刀要橫一點放,敲下來的糖會小塊一點。也有的敲糖人反其道而行,開始把糖敲得大一點,讓圍觀的人覺得他好商量,紛紛前來,后來趁著人多,就敲小塊一點。

              敲糖人三天兩頭上門,糖餅的誘惑實在太大了。而家里的雞毛等雜物有限,有的小孩動起歪腦筋:趁敲糖人正在敲糖,幾個小孩圍在邊上,擋住視線,另外幾個小孩迅速從另一簍筐里偷出兩小捆雞毛,再去兌糖。小孩舔著用偷來的雞毛兌來的糖塊,笑得前仰后合。

              家里的廢品兌光了,我就用爹娘給的零錢兌,一分錢一小塊,兩分錢一大塊。大約是嘴饞吧,有一天連續(xù)兌了兩次,第三次兌的時候,引起了敲糖人的警覺,擔心我偷了家里的錢,讓爹娘知道了,找他算賬。不得已,我只好把錢偷偷地塞給一個小伙伴,請他出面,兌來的糖分他一半。

              敲糖人隨身攜帶義烏紅糖,就地到農(nóng)家做糖餅。有一次,一個敲糖人借大畈清溪馬村的陳良材家灶頭熬薄荷糖。敲糖人先將紅糖放在鍋里,摻水熬成稠糖液,然后按百分之一的比例加入小蘇打,鍋里的糖漿涌了上來,泛起泡沫,用木勺舀到白鐵盒里,薄薄一層。等薄荷糖冷卻了,敲糖人敲下幾塊,分給幾個小孩。他的小爺爺說:“義烏客人看中你家老的老少的少,否則也不敢煎熬?!痹瓉硎桥卤『商堑呐浞酵庑?。

              敲糖人用糖餅兌換農(nóng)家的廢品,分揀,曬干,有的賣給供銷社,也有的將優(yōu)質(zhì)雞毛挑選出來做成撣子,把優(yōu)質(zhì)的豬鬃挑出來做成板刷,把最差的動物毛發(fā)與爐灰、欄肥、人糞肥拌在一起,塞到秧苗的根部,起到肥田的功效,俗稱塞秧根。

              雞毛兌糖成為當年浙江義烏農(nóng)民農(nóng)閑時從事的一大產(chǎn)業(yè)。我聽有個敲糖人說,父子倆農(nóng)忙時參加生產(chǎn)隊勞動,農(nóng)閑時挑貨郎擔出門,一年賺兩百元錢,相當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老家娶新娘時送的一份聘禮。干這一行雖然賺錢不少,確是格外辛苦,常年漂泊在外,居無定所,風餐露宿。為了省錢,他們很少住旅館或者夜店,大多走到哪里,就向哪里的農(nóng)家借宿,有時到了半夜三更,實在借宿不到,只能縮在堂樓里或者屋檐下將就。敲糖人早出晚歸,只吃早晚兩餐,叫做“兩頭吊”,有時因為買不到吃的,有時是因為生意忙得顧不上吃飯,也有時是為了省錢故意不吃。

              除了浙江義烏人,雞毛兌糖的也有個別本地人,鄭宅水閣村的王和明就是。每到農(nóng)閑季節(jié),他挑著貨郎擔,到附近的巖頭陳一帶雞毛兌糖。干這一行靠的是積少成多,猶如撿一分的硬幣,一分一分地積累,一天做到晚,能賺兩塊錢,而在生產(chǎn)隊做一天只有幾角錢分紅。

              跟一般雞毛兌糖人不同,王和明還是一個有文化的“大學生”,還當過“大學老師”呢。一九五八年,他偷偷地賣掉家里的黃豆,湊作盤纏,趕到江西上饒,考上江西共產(chǎn)主義勞動大學上饒地區(qū)鉛山縣武夷山分校。當時,學校里沒有校舍,就自己動手,自力更生,造窯燒磚,斫樹斫竹,造起竹子的樓房、教室、大禮堂和食堂。大家半工半讀,一起上課的同學有小學生、初中生和高中生。一九六〇年,他被分配到江西共產(chǎn)主義勞動大學上饒地區(qū)弋陽縣的一個分校,當起老師,分管食堂,每月工資二十塊五角。一九六二年,他回家務(wù)農(nóng),參加生產(chǎn)隊勞動,農(nóng)閑季節(jié)就去雞毛兌糖。

             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,浙江義烏開辦第一代小商品市場,很多原先從事雞毛兌糖的敲糖人放下貨郎擔,賣起小商品,成為市場里的第一批經(jīng)營戶,率先經(jīng)商致富。選自王向陽《手藝:漸行漸遠的江南老行當》,當當網(wǎng)、京東網(wǎng)、卓越網(wǎng)、淘寶網(wǎng)有售

              已有0人點贊

              637226450744361592171707336.png

              0條評論
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承諾遵守文明發(fā)帖,國家相關(guān)法律法規(guī) 0/300

              客服電話

              0579-88188123

             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:00-17:30

              客服QQ點擊咨詢

              微信公眾號

              chunyart

              微信客服號

              版權(quán)所有?2001-2021 浦江華清電腦網(wǎng)絡(luò)信息有限公司 浙公網(wǎng)安備 33072602100048號  
              業(yè)務(wù)咨詢和服務(wù)專線:0579-88188123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專線:0579-88188123

              免責聲明:您看到的內(nèi)容均為會員發(fā)表,不代表本站立場,轉(zhuǎn)載時請注明作者和出處,并禁止色情、政治、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(nèi)容!

              增值業(yè)務(wù)許可證:浙B2-201100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