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掃一掃
得悉張文德老師仙逝的次日,我草成這篇小文,以寄托對他老人家的哀思和沉痛悼念!蒙《今日浦江》張慶平老師關照,發(fā)在前天(26日)的“文化”版上。感謝慶平兄厚愛!
——這張圖片是2010年我陪張老訪龍泉時,張老和莫言老師的合影——
德范長存音容邈
我和先生認識時間并不長,前后交往也就五六年時間。先生的大名我是早就如雷貫耳,棲居縣城十來年,礙于自己出身草根,幾十年疲于生計奔波,怕唐突先生更擔心先生瞧不起,一直不敢冒味登門拜識。第一次通過朋友介紹來到先生的家里,先生雖年逾八旬,因足疾行走不便,但精神很好。初次見面,先生就說一直看我發(fā)于當?shù)孛襟w的文章,給予肯定和鼓勵。還說他為“月泉文叢”寫的評述中,“澗底松”就像我,雖然出生環(huán)境不好,但只要站穩(wěn)腳跟,植根深入,堅持不懈,一定會茁壯成長,成為有用之材。先生在縣域文史界屬于泰斗類人物,文學創(chuàng)作更是師輩之尊,可是對我一點沒有架子,平易近人,和藹可親,讓人如拂春風。此后每一次去看望先生,就沒有了后學討教于前輩的局促,反而有一種晚輩承歡繞膝于長輩的天倫之趣。
由于某種原因,我在作協(xié)工作時打算辦一本文學刊物,特意去請教先生,先生極力支持,并主動提出每期刊物他個人出資1000元,我當場婉謝。第一期刊物先生還親自操刀撰寫卷首語,鼓勵并寄希望于浦江的文學愛好者??镆怀鰜恚宜偷较壬依?,先生邊翻雜志邊讓夫人拿出1000元錢,要我收下,并說這是早就準備好的。我極力推辭,最后我告訴先生,首期刊物資金問題已經(jīng)解決,以后刊物辦下去,遇到資金有缺口,就來拿這個錢,這錢算是作協(xié)存在這里,這樣才算說服先生。那天,浦江籍著名作家陳士濂老師、學者方勇教授做客先生家,為了把這本刊物辦好辦下去,先生特意把我叫去,三位前輩暢談對刊物寄予的厚望和期冀,囑我記錄之并刊于雜志,希望引起更多關注,為雜志爭取一點資金,讓縣域這一塊文脈傳承、文友耕耘的小小園地更具生命力。
當我在工作上遇到一些煩惱時,去先生家陳述因果,先生就勸我學會放下,釋放心頭塊壘,并鼓勵我用更多的時間潛心創(chuàng)作,用作品說話,于自身不失為一件好事。此后,我會過一段時間去先生家里坐坐,順便匯報一下近段時間里,寫了什么作品,在哪些報刊發(fā)表了作品,每一次都會受到先生的贊許和鼓勵。
前不久,我還去先生家里坐過,談起有一本新集子即將出版,得到先生的贊許和肯定。于是,心里暗許這本書出來后,要請先生寫個評論。誰知再次見面,先生已經(jīng)躺在醫(yī)院的病床上。我和幾個文友前去探望,只見先生身上插滿各種管子,面容憔悴,讓人痛心不已。當我們一個個自報姓名時,先生或頷首或以眼神示意,顯然頭腦清醒。再次去探望,見先生精神大好,我拉著先生的手,說了一會話,心想過不了多長時間,先生肯定可以痊愈出院,康泰回家。
誰知事隔數(shù)天,驚聞先生駕鶴而去,從此陰陽兩隔,令人痛徹心扉。于我,從此少一位敬若父輩的師長,于浦江文化,亦是一大損失。先生德范,山高水長。
鏈接:
版權(quán)所有?2001-2021 浦江華清電腦網(wǎng)絡信息有限公司 浙公網(wǎng)安備 33072602100048號
業(yè)務咨詢和服務專線:0579-88188123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專線:0579-88188123
免責聲明:您看到的內(nèi)容均為會員發(fā)表,不代表本站立場,轉(zhuǎn)載時請注明作者和出處,并禁止色情、政治、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(nèi)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