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3d|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|亚洲欧美日韩精品综合网|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

    <delect id="m3aiv"></delect>

      <delect id="m3aiv"></delect>
          <delect id="m3aiv"></delect>

              正在閱讀:美食散文之十一:立夏蠶繭粿
              分享文章

              微信掃一掃

              參與評論
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/ 資訊 / 文學 / 正文

              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.gif

             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,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,僅管理員可見

              美食散文之十一:立夏蠶繭粿

              轉(zhuǎn)載 2014/06/02 10:44:13 發(fā)布 IP屬地:未知 來源: 作者:徐水法 3737 閱讀 0 評論 3 點贊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立夏蠶繭粿
                  事實上,立夏蠶繭粿在現(xiàn)今的鄉(xiāng)村已經(jīng)是一種記憶了。
                  早年間,鄉(xiāng)村里的許多事情不是如現(xiàn)在一樣,動輒講個科學道理什么的。任何事在任何情況下,都能說個一二三四甲乙丙丁的道道來。一直以來,“舉頭三尺有神明”,鄉(xiāng)村里這句老話也許最能說出我的父祖輩,甚至往上追溯幾輩幾十輩先人的狀況。事實正是如此,我的善良純樸的鄉(xiāng)人,在平時的處事待人等諸多方面,都喜歡把一切寄托于冥冥之中的神靈。
                  我的老家毗鄰三縣交界的山里,山高林密,路窄嶺危,出村進村東西南北全是嶺,連村名“王家山”也被人叫成“王家山頂村”,可以想象地理位置坐落在怎樣的環(huán)境里。用朋友戲謔我的話來說,那真是一個多見樹木少見人的地方??晌业那趧趭^發(fā)的鄉(xiāng)人從祖輩開始,就不曾屈服于自然環(huán)境的惡劣,想出一切辦法,來改變窮山惡水的面貌和清貧的生活。上山伐木燒炭,出山則近到諸暨挑石灰割稻,遠至海寧挑鹽江西挑腳。賺的錢一分湊成二分,慢慢積蓄起來買田買地,幾代人的努力,終使山村成為附近自給自足的富裕村。除了出門打工賣力氣賺錢,在家的婦女也一年四季忙個不停,村里主要的經(jīng)濟作物是茶葉和蠶繭、毛竹等,采茶、養(yǎng)蠶和拔筍都是婦女的活。
                  養(yǎng)蠶是個辛苦活,更是個細致活。從比芝麻粒還細的蠶籽孵化出來,到蠶熟結(jié)成繭,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,這么短的時間里,蠶從剛孵化出來的烏毛(剛孵化出來的小蠶細如毛發(fā),故名),到一眠、二眠、三眠和大眠,再以一天一夜為單位計算時間,稱一晝時,二晝時、三晝時等,一直到七八晝時,蠶體透亮,嘴里吐絲,就可以上山結(jié)繭了。用麥稈或稻草做成的專供蠶結(jié)繭用的“山”型上,蠶會一直吐絲結(jié)繭,直到吐盡最后一根絲,一個圓柱形但中間凹進一圈的潔白的繭就算做好了。春蠶到死絲方盡,是蠶一生的真實寫照。
                  就是這短短的一個月時間,蠶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歷程!正是這一場生命的演繹,蠶也免不了經(jīng)歷疾病等的磨練,這就給養(yǎng)蠶人帶來許多的考驗了。溫度高低會造成烏毛出不多產(chǎn)量不高;蠶愛潔凈,吃到不潔桑葉就馬上斃命;還有的上了“蠶山”不結(jié)繭或出現(xiàn)全身僵硬的僵蠶等等。很長時間里,我的祖輩們和周邊許許多多的蠶農(nóng)一樣,不知道蠶和人一樣,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月生命,但同樣在遭遇生老病死這些所有生物都必須經(jīng)歷的生命過程一樣,更無法能夠用現(xiàn)在的科學原理來解決這些問題。
                  于是,只好把眼光投向冥冥中的神靈,祈求無所不能無所不會的神靈,來保佑自己的蠶寶寶健康成長。不知起于何時,更不知緣于何人,大家都知道一年到頭從春蠶、夏蠶到冬蠶,年成的好壞全掌管在蠶太婆手里。只要她老人家高興了,今年的蠶收成一定會很好。
                  蠶一年的收成在于蠶太婆,可蠶太婆誰也沒見過,她有什么喜好也不知道??!每年過了立夏,春蠶就要開始養(yǎng)了,于是,聰明的人們就用上好的潔白如雪的米粉,捏出一個個如蠶繭的米粉粿,蒸熟,滿滿的裝上一大碗,在專門打掃干凈的養(yǎng)蠶的房子里,放一張桌子,把特意為蠶太婆做的蠶繭型的如繭一樣白的米粉粿,供在桌上,祈求蠶太婆保佑一年的蠶事平平安安、順順利利。
                  這種祭拜一般來說只是家里主事的女子的事,所以很少被外人看到。我印象中,只在幼小時看到過一二次,拜完后,我們小孩一般會分到幾只蠶繭粿吃,白白的,韌韌的,咬在嘴里稍帶點甜味,味道其實很不錯的。及至后來一直到現(xiàn)在過去了幾十年,再也沒有看到過。有次,我回家忍不住問母親,她說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沒人拜蠶太婆了。我有些詫異,母親說現(xiàn)在什么蠶病都有藥醫(yī)了,還會有誰想得起去求蠶太婆呢!
                  原來如此,一種富有特色并賦予特殊含義的點心,就這樣漸漸成為了一種回憶。從我老家的蠶農(nóng)角度來看,養(yǎng)蠶作為一種主要的經(jīng)濟收入,科學養(yǎng)蠶能夠提高大家的收入,這拜不拜蠶太婆根本無所謂了,也就談不上失去什么。不過,作為一種幾百甚至幾千年延續(xù)下來的傳統(tǒng)習俗,居然消亡成為一種記憶,不免讓人覺得有幾分惋惜和遺憾。
              已有0人點贊

              637226450744361592171707336.png

              0條評論
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承諾遵守文明發(fā)帖,國家相關(guān)法律法規(guī) 0/300

              客服電話

              0579-88188123

             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:00-17:30

              客服QQ點擊咨詢

              微信公眾號

              chunyart

              微信客服號

              版權(quán)所有?2001-2021 浦江華清電腦網(wǎng)絡信息有限公司 浙公網(wǎng)安備 33072602100048號  
              業(yè)務咨詢和服務專線:0579-88188123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專線:0579-88188123

              免責聲明:您看到的內(nèi)容均為會員發(fā)表,不代表本站立場,轉(zhuǎn)載時請注明作者和出處,并禁止色情、政治、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(nèi)容!

              增值業(yè)務許可證:浙B2-20110077